第726章:人处于什么环境有什么样的心思,还得看人
这种人他实在是提不起兴趣。李向红催促段鸿轩道:“鸿轩,赶紧说说二大爷在医院尿裤子的事儿!”段鸿轩无语地看了看李向红,又转过头来看了看聋老太太,“奶奶,您说他们这是不是闲的慌!”聋老太太乐呵呵地点头:“我看他们这就是日子过好了,没事闲的!向红丫头以前别说对这些事不感兴趣,四合院里什么事儿他们一家从来都不打听,他们就闷着头过他们自家的小日子,整天就寻思着怎么能填饱肚子!现在生活好点了,向红也上班挣钱了,吴家丫头腿脚眼看着也好了,然后就开始对邻里鸡毛蒜皮的这些事儿感兴趣了!”李向红无所谓道:“这有什么!以前我们家那种情况,想正正经经吃口饱饭都困难,后来有了老太太和鸿轩的帮助,我们一家老小最少不用再整天饿肚子!现在就更好了,每个月都能见着肉,这在以前,我们根本想都不敢想!以前净把心思放怎么填饱肚子上了,谁还顾得上其他事儿啊!现在日子好了,就不能只想着吃饭的事儿吧!”段鸿轩点点头:“向红姐说得没错!这和饱暖思淫欲有异曲同工之妙!人的需求和**,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!明朝一个叫朱载堉的,就曾经写过一首散曲,一方面是为了说明人的**无止境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规劝世人要懂得知足!正所谓:终日奔波只为饥,方才一饱便思衣;衣食两般皆俱足,又思娇娥美貌妻;取得美妻生下子,恨无田地少根基;良田置的多广阔,出门又嫌少马骑;槽头扣了骡和马,恐无官职被人欺;七品县官还嫌小,又想朝中挂紫衣;一品当朝为宰相,还想山河夺帝基;心满意足为天子,又想长生不老期;一旦求得长生药,再跟上帝论高低。不足不足不知足,人生人生奈苦何若要世人心满足,除非南柯一梦兮!”众人听了段鸿轩念的诗句,除了吕部长夫妇,剩下的人也就勉强能明白个大概意思,秦京茹压根就没听懂,于是就问段鸿轩,“鸿轩哥,你刚才念了那么长,都说的是什么意思啊”段鸿轩微笑着又把刚才的诗句一句一句解释了一遍,众人这才恍然,李向红道:“这诗里写的也有点太夸张,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么大的**,那实在是有点太贪心了!”易中海点点头道:“这诗句我还是头一回听到,大概意思就跟我以前听人说过的,好像叫什么饱暖思淫欲有点类似吧”段鸿轩点头道:“是有那么点意思!不过古人的话不见得都对!像刚才明朝的人写出的那首散曲,描写出来有点夸张,不过他更多的是劝告世人不要过于贪心不足!像一大爷刚说的那句饱暖思淫欲,实际上后面还有一句,叫饥寒起盗心!咱们就拿饥寒起盗心这句来说,搁有些人身上他适用,可搁有些人身上就不见得!就像吴大妈和韩大爷他们两家,他们以前一年到头很少有哪天能不饿肚子的,可也没见人家家里有谁起了什么坏心思,相反,人家还从来没在四合院里要求过什么救济,而且还把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教育的乖巧懂事!二大爷的工资,按说养活他们一家人日子过的算是不错了,可你们看二大爷把他们家老大刘光齐教育成什么样了!”易中海点点头:“没错,鸿轩这话说的在理!我们这四合院,要说谁家的孩子教育的最好,家里的风气最好,也就老吴家和老韩家了!”吴大妈和韩大妈一听,赶紧连连摇头谦虚说过奖!聋老太太开口道:“中海这话我倒是赞同!四合院里说起这些晚辈来,最孝顺的就数吴兴华和韩大壮,说起他们这些小辈娶的媳妇,还得是向红丫头!兴华工伤,腿脚落下点小毛病,全家就他一个人挣钱,家里老人又瘫痪在床,可向红丫头从来就没说半句不好的话,把家里的老人孩子都照顾的妥妥当当的,家里再紧张他都先紧着老人的药,然后就是孩子,再下来就是兴华,她自己放在了最后!那几年他们老吴家谁是最吃不饱的就要数向红丫头了,这些我老婆子可是真真的看在眼里的!你们老吴家虽然有前几年那些磨难,可也娶了向红这么好个媳妇儿,这比什么都强!”吴大妈又是满意又是疼惜地看着自家媳妇儿,认真地点了点头:“老太太这话说的在理,我们家娶了向红这个儿媳妇,确实是我们家最大的福分!”........007...23.
第726章:人处于什么环境有什么样的心思,还得看人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